首頁 > 房地新聞

高雄驚見賠售潮?老屋短持虧賣 業者曝真相

市場觀望氣氛濃厚,高雄市部分屋主選擇賠售止損。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顯示,今年首季,高雄市出現數筆賠售案例。專家指出,房市冷卻及資金壓力,使部分屋主不得不提前停損,選擇虧損出場,賠售案例反映市場信心逐漸鬆動。

根據實價登錄,今年2月,高雄農十六特區一戶屋齡19年的社區大樓7樓戶,以總價1760萬元成交,帳面虧損90萬元;另有一戶位於三民區九如一路、屋齡43年的小套房,去年8月以335萬元入手,今年1月以280萬元出售,帳面虧損約55萬元,持有期間僅一年五個月。

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副理事長陳揚智指出,賠售主因大致有三原因,首先是物件本身有瑕疵,其次是原始取得價過高,最後是屋主面臨資金需求,需快速出場。近期市場信心鬆動,加上政經不確定因素升高,確實有部分屋主選擇提早停損。

陳揚智表示,有部分購屋族因預售屋交屋在即,卻因信貸受限或成數不足,面臨違約風險,選擇賠售其他資產籌資,以避免最高15%的違約金。另外也有民眾遭詐騙,導致房產被設定二胎,急售求償還。

陳揚智說,雖然近期有個案賠售,不過高雄整體房價長期仍在高檔,早期購入者多數轉手獲利,賠售案件屬個別現象。從觀察案例來看,幾筆賠售皆為持有不到兩年、屋齡20年以上的中古屋。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分析,老屋殘值低、漲幅有限,加上中低總價門檻低、換現速度快,常被投資人優先處理。市場買氣偏冷,讓利或低於行情出售有助成交。

李家妮表示,105年1月後取得的不動產若持有未滿2年出售,即便賠售也須於30日內主動申報房地合一稅,否則恐將受罰。

資料來源